
2025上半年面板价格走势回顾

电视面板价格在上半年的走势,可以概括为从需求驱动到供需博弈下的理性回归。第一季度,电视面板价格迎来了一轮普遍上涨,这背后是供需两端因素的共同作用。 其中,需求侧的强劲推动是此轮上涨的核心因素。在中国大陆市场,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,有效激活了家电市场。尤其是下沉市场用户的换机意愿被激发,直接带动了对电视整机的需求,并迅速传导至上游面板环节。 更为重要的是,超大尺寸化的趋势仍在继续。消费者对65英寸、75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电视的青睐,不仅消化了更多的面板产能,也因大尺寸产品本身更高的单价和利润,进一步提振了面板厂商信心。 供给侧的紧张预期则进一步助推了价格上涨。当时市场传闻,上游关键零部件偏光片的供应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紧张。尽管这并未演变成实质性的大规模短缺,但为了确保供应链安全,品牌客户纷纷采取积极的备货策略。 这种预防性的采购行为,在短期内放大了需求信号,给予了面板厂商更强的议价能力。在此背景下,面板价格顺势而上,尤其是在需求最旺盛的大尺寸产品上,涨幅尤为显著,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然而,进入第二季度,市场热度未能持续,风向悄然转变,电视面板市场开始趋于冷静,价格也从坚挺转向松动。需求端的疲软成为市场降温的根本原因。首先,北美作为全球重要的电视消费市场,需求表现不及预期,增长乏力。其次,中国大陆市场的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在经过一季度的集中释放后,边际效应开始递减,未能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。 更关键的是,经过第一季度的积极备货,品牌厂商的库存水位已普遍提升至相对健康的水平,继续大规模采购的动能自然趋于保守。面对不确定的终端销售前景,品牌方开始控制采购节奏,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经营风险。 需求的退潮直接导致了价格下行压力的显现。在供需天平向买方倾斜后,品牌客户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。为了争取有限的订单,维持产线运转,面板厂商不得不做出妥协。 最终,除32英寸等小尺寸产品因部分需求支撑尚能维持稳定外,43英寸、55英寸、65英寸等主流尺寸均价在6月均下跌1美元,这一下跌虽然幅度不大,但标志着市场拐点的确立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《2025 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》最新调研数据预测,7月,各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将继续下滑。 显示器面板:稳健中寻求突破 与电视面板市场的变化相比,显示器面板价格在上半年的表现则较为稳健。显示器面板在传统淡季中守住了价格底线,并在政策利好的窗口期实现了一波温和上涨,展现出独特的市场韧性。 传统意义上,第一季度是IT产品的消费淡季,但2025年的显示器市场却表现出顽强的需求韧性。今年起国内以旧换新政补贴策开始将显示器纳入其中,带动消费端需求增长,适时填补了商用市场需求持续的不振,使得价格得以筑底企稳。 在此基础上,面板厂商开始进行试探性的价格上调。面板厂商采用差异化的定价策略:针对供给相对集中的Open Cell,利用市场回暖的氛围,推动价格实现微幅上涨,以修复盈利水平;而对于直接面向品牌客户的显示模组,则保持价格相对平稳。 进入第二季度,一项利好因素为显示器市场注入了短期活力。美国宣布对部分IT产品暂时豁免关税,这一政策的窗口期,刺激了部分品牌厂商的备货意愿。为了在关税恢复前完成更多产品的进口,品牌方加快了采购节奏,这股集中的需求力量,成功推动了显示器面板价格的上涨。 然而,随着备货高峰期过去,关税豁免带来的刺激效应逐渐消退。同时,电视面板价格开始下行的消息,也在同步影响IT市场。品牌方担心显示市场的需求可能转向疲软,因此在采购上变得更加谨慎。最终,显示器面板的需求增长开始放缓,结束了这轮短暂的上升行情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,7月显示器面板将转为全面持平。 值得一提的是,上半年在细分市场中,电竞显示器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。以OLED技术为代表的高端电竞显示器,凭借其卓越的画质和响应速度,正成为新的增长点。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,2025全年,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可达330万片,年增长率可达65%。这或预示着显示器市场未来的竞争,将更多地围绕技术升级和高端细分市场展开。 笔记本面板:谨慎乐观与价格坚守
在三大应用中,笔记本面板无疑是最为稳定的,其整个上半年的价格走势,可以用全面持平来概括,这是多方力量在不确定性中相互博弈所达成的平衡结果。 复杂的国际贸易关系,特别是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,使得无论是品牌厂商还是面板供应商,在备货和定价上都保持着高度的谨慎和观望态度。 而展望下半年,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副总范博毓表示,品牌对下半年笔电后续需求转趋乐观,因此开始增加对笔电面板的拉货动能,未来几个月的订单需求都有往上增加的趋势。不过面板厂之间为了巩固客户关系,仍不太可能主动提出面板价格上涨的想法,甚至会通过台面下价格策略积极争取客户订单。因此预估7月份的笔电面板价格趋势,仍是维持全面持平的态势。 2025上半年市场变幻不断,面板企业如何应对?
市场的起起落落,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的业绩上。从目前发布的面板厂业绩预告来看,TCL科技的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表现较佳,预计实现净利润超46亿元,同比增长超70%。彩虹股份净利润下滑;深天马扭亏为盈;华映科技、维信诺亏损缩小。友达光电、群创光电则公布了营收情况,均预计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长。 尽管大部分企业业绩均有所改善,然而面对市场变幻莫测的走势,企业仍纷纷加速调整发展战略与未来布局。上半年,产业整合与集中趋势愈发明显,头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例如,TCL科技对LGD广州第8.5代线的并购和深圳华星的股权整合;京东方则以48.49亿元价格收购咸阳彩虹光电30%股权。这些操作让面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增强了面板巨头在全球市场的定价话语权。 另一方面,面对市场的周期性波动,一些厂商选择瘦身。友达、群创等厂商,通过关停部分老旧工厂、将产能转移至更具前景的产品线,或是直接出售非核心资产,来优化资源配置,聚焦核心竞争力。 在业务发展策略上,面板企业则正在积极挖掘更多非消费类显示市场需求,并取得了相应成果。例如,深天马在上半年其包括车载、专业显示(工控、医疗、智能家居、人机交互等细分领域)在内的非消费类显示业务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,实现了向多元化、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,有效平抑了单一消费市场的波动风险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厂商进一步扩大其面板应用范围,丰富面板业务布局。 总结 回顾2025年上半年,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,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。电视面板价格的上涨与回调,以及显示器、笔记本面板价格的相对稳定,共同构成了市场的基本盘面。 面对市场复杂变化,面板企业正通过扩大市场地位、缩减规模、多元化业务等不同的路径完善企业经营能力,以面对更多不确定性的到来。展望下半年,宏观经济形势仍是面板市场最大的变量,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、主要消费市场的消费者购买力,以及地缘政治风险,将继续深刻影响面板市场的最终需求。(文:集邦Display Irving)